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11月,在海南三亚养老的异地老人近40万,其中东北哈尔滨籍的老人就占20万。此外,三亚还有几十万因就业、经商、就读、度假等原因流入的东北人。三亚副市长李柏青说,“如果北方的几十万外来人口撤出三亚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一夜之间变为一座空城。”。有人戏言,三亚成了“东北人”的三亚,果真如此吗?
澎湃新闻记者王巧爱
东北人的“第二故乡”年,年仅17岁的董大*,离开老家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揣着不到块钱,踏上南下三亚之旅。董大*在鹿回头养鹿厂找到一份工作,“每天跑多公里,去山上背鹿饲料。”
董大*很快得到老板赏识,单位包吃包住,每月领元薪水,“三亚苦力一族 待遇”。一年多后,家里传来噩耗,父亲车祸住院,董大*欠下27万元“巨债”。但处理完父亲后事,董大*返回三亚,开始“没命工作”。
在三亚十多年,董大*已记不清换了多少份工作,背麻袋、开车、训虎、清洁工、门卫、装修、销售,“什么挣钱,就干什么”。最艰辛时,他同时打4份工。年,董大*终于还清所有债务。他还期望将身体不好的母亲接来三亚生活,他说,这里每年都有几十万东北老人过冬,人们称这些老人为“候鸟老人”。
三亚市异地养老老年人协会年11月 数据显示,目前在三亚养老的哈尔滨老人近20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南养老的异地老人,近40万,主要集中在三亚。
离不开的东北人来自哈尔滨的张淑娟,陪母亲南下过冬养身体,闲暇之余,重操旧业,在白鹭公园理发,做生活补贴。澎湃新闻记者王巧爱图
在海南三亚问起东北人,人们会说“东北人,干啥的都有。”三亚几乎每个行当,都有东北人的身影,开餐馆,开旅馆,开出租,开公交,卖房子……
三亚副市长李柏青说,“如果北方的几十万外来人口撤出三亚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一夜之间变为一座空城。”
澎湃新闻查阅《三亚年鉴》等资料发现,为21世纪东北人大规模生活性南下三亚起到奠定作用的,是上世纪中叶,由众多东北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第四野战*,在解放战争中,为东北人南下打开了通道。
孙仁佳是三亚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年,在三亚学院筹建招生开学后,他作为退休老教授被这所三亚首办的 学府聘请。在“边工作,边养老”呼吁下,加入了南下大*。
孙仁佳告诉澎湃新闻,海南省和三亚市最初注入新鲜的血液,是在建省和设地级市之后,各级外地官员被调来任职海南。年,海南作为特别行*区从广东省划出,年,三亚成立地级市,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府成立。海南岛被纳入经济特区,按照“以开放,促开放”的方针,整座岛开启了改革开发的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从海南建省之后,已有9任省委书记和7任省长了(共12人),其中,第四任杜青林为吉林人,另外有一半人为北方人。另外,还有许多其他层级干部,以及三亚市的地级干部,其中不乏来自北方籍和有北方工作经历的领导。
孙仁佳认为,这些外省领导到任,吸引或者直接带去了一些家乡的企业商人投资开发建设,为三亚源源不断输入人口、人才、资金等各个方面“拉开了豁口”,之后,从带动,变成了自发行为,直至形成规模。
而本世纪初的大开发,使本地的交通运输方式发生改变,尤其三亚凤凰机场和海口美兰机场,大大缩短了东北到海南三亚的距离,保证了南下的基础硬件。
另外,东北老乡在黑土地和重工业基地上积累的财富,为南下提供了物质保障。孙仁佳说,当时的三亚物价水平比整个东三省整体低三四倍,为东北人南下降低负担提供了可能性。于是,整个中国社会出现了“海南是东北第四省”和“黑龙江省三亚市”的说法,流传甚广。
在李柏青看来,正是大量外来人口及其带来的投资、促进消费、促进建设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三亚的财富。
“外来人口多是三亚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三亚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国际旅游城市,人口基数的增长,以及结构调整,它也是必须的,否则城市没有消费能力依托。过去十几年,北方候鸟人群也好,还是投资人群也好,还有人才流入,都是三亚过去十几年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动力。”
事实上,李副市长本人也来自东北的辽宁大连。
冲突与融合东北人卖卤水豆腐给东北老乡,卖豆腐的大姐说,本地人不买,只有老乡会买。澎湃新闻记者王巧爱图
22岁的曾泽腾是三亚本地人,是一名送货员。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本地人都很欢迎外地人来三亚,外地人的到来,让三亚一改落后面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了国际旅游城市。
然而年2月,在三亚凯丰花园,哈尔滨籍女大学生张芊和父亲两人因停车问题,与小区保安发生口角,之后升级为身体冲突的事意外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件事在很多海南网站、论坛上引发了大讨论。曾泽腾说,一些贴吧中,“看得出是本地人”压倒性的讨论着“东北佬滚出三亚”之类的话。
“其实中国很多城市都面临外来人口冲击,新老人口融合的问题。在这个融合过程中,观念,习惯,能力,带来的差异是难免的。”对于外地人和本地 的冲突,李柏青有着自己的看法,“城乡融合、内外融合,在整个中国都是大趋势。三亚城市融合问题,只是中国大融合问题中的一朵小浪花,是文化生生不息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包括冲突,这种都是良性的,没有造成流血破坏,都该包容。”
而在东北人与三亚本地人的冲突中,东北籍生意人孟岩是其中的和谐代表。
孟岩来自哈尔滨,年,在北京失恋后,他放下西餐厅的工作,打包南下三亚。期间他遇上来自沈阳,同样来三亚疗伤的女孩贝琪。两人一见钟情,开始了他们的三亚生活。
去三亚前,贝琪是一位瑜伽教练,孟岩也热爱健身运动, 一拍即合开了一家多平米的瑜伽馆。孟岩说,他们瑜伽馆的客户,已经通过口碑传播,拓展开了,打破了东北人做熟人生意的惯性,吸引了大部分三亚本地人,如今,至少有一半的会员是三亚本地人。
孟岩夫妇说,一如他们当初选择南下的原因一样,本地给人平和、宁静的感觉,他们也很喜欢和本地人打交道。
孟岩夫妇说,在他们身边也有不少老乡,有人嫁给了三亚本地人,也有人娶了三亚本地姑娘,“成为最直观的融合者”。
而在候鸟人群中,无地域的广场舞更是将两地老人群体,拉入了彼此熟悉、了解的可能性当中。
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说,正在经历大融合期的三亚,或许因为外来文化、观念的冲击,需要经历某种痛苦,而这种痛苦之后,三亚肯定会迎来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面貌。
1月23日下午,南海网发表 评论《媒体不要怕三亚的东北人问题以对话消除戾气》回应澎湃新闻。全文如下:三人的路/南海网今天(11月23日)早上,澎湃新闻网连发两篇报道:《东北人南下的人口迁徙之旅:三亚哈尔滨籍候鸟老人近20万》和《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外地人口撤出,三亚一夜之间会变成空城》。网上照例又是一片地域攻击式的对骂,但可以看得出,夹杂期间呼吁要融合与理解的声音比以往多了一些。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说,“外地人口撤出,三亚一夜之间会变成空城”。这话显然有点夸大了,但反映的道理确是真切的:三亚是一个融合性的城市,尤其是东北人口的季节性流入,导致有“东北省三亚市”的戏称。历史学家汤因比告诉我们,但凡是融合,无论是一种文明形态也好,族群也好,文化也好,都会有一个冲突、回应、相融的螺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必有破坏性,但长期看来,又必然是建设性。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之所以每到旅游*金周、三亚总要出点事的原因,是因为大排档、出租车这两个直接面对终端游客的服务行业,被东北人垄断,但他们不像本地人那么爱惜三亚的名声,所以都是东北人搞坏了名声。但这不是事实,凡事要一分为二。就算从近期的事件看,我们也既要看到操东北口音的游客打了三亚导游,也要看到辽宁籍的三亚女公交车司机帮乘客追回被盗手机。没有哪一个群体天然是恶的,也没有哪一个群体不爱惜脚下的土地。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冲突?除了文化认同的因素,公共资源的季节性短缺,和主流舆论长期游离是两个重要原因。游客也好,候鸟也好(也可以称为逗留时间较长的游客),其 的特征就是季节性的潮汐流动。三亚常住人口约70万,而春节*金周接待游客也有70万。冲突有可能是文化上的,但争夺必定是资源上的,二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据此说,三亚的公共资源规划要按照两倍于常住人口的规模来做,否则旅游淡季的大规模闲置谁来买单?但如果旅游旺季不能达到两倍的规模,又必然激化族群之间的冲突。这其实是每一个旅游热门目的地都面临的困惑,不止三亚如此。海南是国际旅游岛,三亚是海南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因此有义务跟随游客的潮汐,探索一条城市公共资源的季节性调配之路。比如近日有搞旅游租车的朋友说,他准备在海南旺季的时候搞一个“免费开车去海南”的活动,让内地省份的游客在当地免费租车,然后开到海南,以此提高旅游旺季海南一车难租、服务打折的问题。这样,游客得到了实惠,公司省去了车辆跨省调动的运费,旅游行业减少了很多怒气冲冲的投诉。又比如,我们要是到一个拥挤的餐厅,老板先是一声热情的吆喝,然后说“这位客官,茶水自取”,这种自助的服务项目,并不会降低食客的用餐体验,也不会觉得被怠慢。类似的思路,其实可以为三亚市*府所借鉴,并在入境旅游的繁荣和当地居民的普惠上多做文章,消除族群之间的戾气。再有,三亚当地居民和东北候鸟、游客之间的文化冲突,这些年越来越有显性化爆发的趋势。线下彼此都心知肚明,线上却鲜有公共媒体介入讨论,这也不太正常。反倒是远在黑龙江的媒体,在予以讨论和引导。比如《黑龙江晨报》就既报道《东北游客需自省,作客他乡别丢了文明》,也报道《三亚人该有蓝天大海的气度,不该歧视东北人》。其实,旅游文明的问题,东北人不是特例,整个中国的旅游文明水平都不高,这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并不可怕,这个话题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敏感,没有什么“不便介入”。事实上,海南当地媒体不说,澎湃也会说,黑龙江媒体也会说,而且往往不比海南媒体更掌握情况,厘得更清楚,说得更准确,议得更剀切。海南当地媒体更要有一份担当和责任感,要正视社会的现实问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搭建平台促成文化上的沟通、理解和认同,不要让片面的地域对抗情绪游离在主流舆论之外升温、发酵, 形成肢体上的冲突。不管怎么样,有人口就有活力,这是好事。族群融合,是地区发展的先声。何况大家都是中国人,都站在三亚这一片土地上,文化认同是必须也必然要完成的。马上旅游旺季就来了,我们需要充分准备,友善以待,以对话增进理解,以和气温暖戾气。↓↓↓澎湃新闻客户端2.0新版已在各安卓市场、苹果官方市场全面上线。请大家速速点击阅读原文,速速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