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穿山龙 > 穿山龙收购 > 正文 > 正文

希望你以后吃野味时,能想起这篇文章汉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21 11:47:19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cm.39.net/bjzkhbzy/240416/i4oire5.html
文/林岩蟒蛇、蝗虫、蝎子、蜈蚣、蚕、知了、毛毛虫、鹦鹉、猫头鹰、河豚、穿山甲、果子狸……如果把这些动物和美食联系在一起,有的人想想都害怕,而有的人对这些食材却情有独钟。自古以来,就不乏铤而走险,冒死吃珍稀野味老饕级别的食客。《淮南子》记载:岭南人(今属广东、广西、海南一带)捕获巨大的蟒蛇,认为是上等的食材,可以制作烧烤、羹汤等很多种美食。《岭表录异》记载:唐代的潮州、循州(广东龙川)人喜欢吃野象的鼻子,说又肥又脆,尤其是制作烤肉格外好吃。《清异录》记载:唐中宗在位时期,韦巨源拜尚书令,设“烧尾宴”宴请大臣,其中有一道菜“青凉臛[huò肉羹]碎”原材料就是“封狸肉夹脂”,即狸猫肉。吃野味做为一种饮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其中不乏糟粕。很多人乐于相信野味有滋阴壮阳、补肾保健等功能,事实上,野生动物的药用部分很有限,食疗效果微乎其微。与其说人们喜欢吃山珍野味是为了保健,倒不如说是一种炫耀。一些老饕食客以珍稀野生动物为美食,无非是显摆自己的身份高贵和富有钱财,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河豚古代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不过是形容河豚的美味超乎寻常鱼类而已,事实上,若知道吃下就有会中毒或付出生命代价,相信谁也不会为了一口美味铤而走险。大多数食物中毒的人都是因为无知,或者是存在侥幸心理。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里警醒世人:不仅鸟类有毒,很多野生爬行类动物、鱼类也都是致命病毒的携带者。壁虎为“五毒之一”,但也有人冒死品尝。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有人因吃壁虎差点送命。平湖县(今属浙江平湖)有个豆腐店的伙计,喜好吃壁虎,用豆腐皮卷起来吃。某日,伙计抓住一只大壁虎,直接吞入腹中。一年之后,伙计渐渐感觉自己消瘦无力,有个行走江湖的游医发现后,认为他肚子里有活物。游医把伙计七窍中的六窍都堵上,唯独留下嘴巴,而后把伙计倒悬起来。那活物不肯出来,游医就在伙计的咽喉涂抹药粉,“物再探出,立用铁钳夹住,众人围视,壁虎通身红色血艳”,围观者大惊失色,这才觉得“毒物之不可妄食也”。《听雨轩笔记》记载:乾隆十六年(公元年),杭州官员为迎接乾隆帝南巡,在凤凰山顶建造亭阁,以备皇帝登山时休憩。施工人员挖土的时候,发现有个池子,里面有几条奇怪的鱼。这些鱼长得很像鲤鱼,却没有眼睛,起初,人们把怪鱼放在水缸里面养着,发现怪鱼像普通的鱼一样游动自如。有两个石匠垂涎不已,就把怪鱼给煮熟吃掉了,觉得味如“麻筋”,根本没有鱼肉的味道。过了一会儿,两人浑身突然浮肿,第二天,一个石匠“皮肤碎裂,黑血漂流而死”,另一个石匠及时求医,用雄黄等药材解救,汗毛孔往外流黄水,卧床一个多月“仅得不死”,皮肤出现裂纹,就像是鱼鳞一样。也是在清朝时期,浙江德清有个人,养了一百多只鸭子,每天放鸭子下河,都会莫名其妙少一只。养鸭人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一物出自中流,头如斗大,色黄黑,两目炯然”。养鸭人不知道是啥东西,于是就去附近的村子,请村民帮助他。村民携带着鱼叉,“物复于水中昂首出,遽前击之,则已入矣”,众人折腾了半天,却抓不到怪物。附近僧人道源建议道:“如今是冬季,河水很浅,怪物的洞穴一定在桥下,不妨倒入石灰,怪物受不了就会出来。”众人于是依照道源的办法,终于捕获了那个怪物,原来是一条巨大的黄鳝鱼。鳝鱼成精了,人们不敢轻易食用,有个乞丐却毫不在乎,用刀切割成数段,分给其他的乞丐吃。乞丐们声称味道鲜美,可是吃鱼头的乞丐不久突然发烧,陷入昏迷状态,幸亏附近有个郎中,及时用解药救了乞丐一命。很多人死于食物中毒,而清朝有个人却是间接“中毒”而死。《翼駉[jiōng]稗编》记载:清朝道光年间,贵筑县有个姓郑的老汉,非常喜欢吃鳝鱼,几乎是每顿饭都吃。有一天,郑老汉去集市上买鱼,他专挑肥大的鳝鱼,卖鱼人就让他自己去鱼缸里面挑选,郑老汉就撸起袖子,把胳膊伸进水缸摸鱼,突然间“群鳝绕臂竞啮,旋绕旋紧。”郑老汉被鳝鱼死死咬住不松口,他疼得惨叫不已,跌倒在地。郑老汉的儿子赶紧背着他往家跑,鳝鱼依旧缠住不放,家人或是往下揪,或是用剪子剪断,而断头的鳝鱼还是不松口,“齿尽入肉”,郑老汉嚎叫不已,血流不止,最终活活被鳝鱼咬死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longa.com/cslsg/1555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穿山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