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晓太极拳的“用意”与“用力”的真意,进一步明确“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
2.复习学过的“正云手、三换掌”等基本功,复习“单推手的平手圈”,学习推手中的“掤、按”法单操,进一步体会太极拳的八法运动规律。
.复习洪派陈式太极拳基础套路第1式-29式,新学基础套路0到7式:“第0式,进退步拦擦衣;第1式,单鞭;第2式,穿地龙;第式,上步骑鲸;第4式,退步跨虎;第5式,转身双摆莲脚;第6式,当门炮;第7式,左转身捣碓。”记住节奏,能正确演练下来。
教学内容:一、太极拳的“用意”与“用力”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这是《太极十要》之一。
《十三总势说略》中讲“始而意动,即而劲动”;《十三势行功歌》有“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可见意的重要。可以说,“意”是构成太极拳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
“意”即“心念”,太极拳中的“意”,也是一种练拳的心思、想法。太极拳的“意”,主要是指演练者的身体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神经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太极拳特定演练的技术要求进行的一种神经支配活动。初学时,学规矩、盘架子,这时的“意”是动作的要领。练拳中期,即提高阶段,即循理法、正拳架,“意”就是拳理。此阶段的中后期,重在懂劲,强调的是用意和练意,练悟结合很重要。顿悟之后,返天然求无意,即进入自如阶段。无意才是真意,是身心一体后的潜意识,是无意之中的灵感。太极大师孙禄堂说过:“夫练拳,至无拳无意之境,乃能与太虚同体,故用之奥妙而不可测。然能至是者,鲜矣。”“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这是对太极拳上乘功夫的写照。这里无意,就是所谓的神明了。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是太极拳更高级的用力。
二、太极拳的“掤法、按法”单操
“掤”劲
“掤”法单操,具体见老师现场示范。
“掤”劲是太极拳八劲之本源,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劲,一般把向上、向前、向外的劲称为“掤劲”。为进攻之法,是向外的弹性劲。“掤”法单操:滚掤法、正掤法、收掤法。
穿袖掤手万物生,无孔不入劲不停。调坎添离周天转,内气腾然万法精。掤劲向前为进攻,腰腿放松要干净。肾球调转命门想,命门阳陵合进攻。真阳一动有生机,真阳坎水力无穷。万劲之源是掤劲,掤劲纯真万劲通。另:
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漂浮亦不难。
“按”劲
“按”法单操,具体见老师现场示范。
按”劲有单按、双按之分。使用按劲时,先用提劲向上向左或向右化对方来力,两手按在对方腕、肘处用长劲发之。按手的关键在腰部,发按劲靠腰的长往进攻,不能单靠手的力量,所以说:“按在腰攻”。正如拳诀所说:“按手用着似倾倒”。
另:
按劲义何解。运用似水行。
柔中寓刚强。急流势难当。
遇高则澎满。逢洼向下潜。
波浪有起伏。有孔无不人。
三、洪派陈式太极拳基础套路:
第0式,进退步拦擦衣
第1式,单鞭
第2式,穿地龙
第式,上步骑鲸
第4式,退步跨虎
第5式,转身双摆莲脚
第6式,当门炮
第7式,左转身捣碓
说明:以上基础套路要领解读文字来源为洪派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先生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
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
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
课程安排
室内主课每次两个小时,两课时,20课时共10次大课。
第1、2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阴阳与开合
B,太极拳基本功:无极桩、太极桩、正云手、反云手、太极步
C,基础套路:第1式,金刚捣碓。
第、4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方圆与节奏
B,太极拳基本功:双云手、捋挤式
C,基础套路:第2式,拦擦衣;第式,六封四闭;第4式,单鞭。
第5、6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掤、捋、挤、按
B,太极拳基本功:提塌功、三换掌
C,基础套路:第5式,左转身捣碓;第6式,白鹤亮翅;第7式,搂膝拗步;第8式,初收;第9式,斜行拗步;第10式,再收;第11式,前蹚拗步;第12式,掩手肱捶;第1式,右转身金刚捣碓。
第7、8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采、挒、肘、靠
B,太极拳基本功:单推手、双推手
C,基础套路:第14式,十字手;第15式,庇身捶;第16式,背折靠;第17式,下掩手捶;第18式,双推手;第19式,三换掌;第20式,倒卷肱;第21式,白鹤亮翅。
第9、10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外三合与内三合
B,太极拳基本功:推手的技术运用
C,基础套路:第22式,搂膝拗步;第2式,闪通背;第24式,进步掩手捶;第25式,退进步拦擦衣;第26式,云手;第27式,高探马;第28式,十字摆莲脚;第29式,指裆捶。
第11、12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用意与用力
B,太极拳基本功:推手中的掤、按法训练
C,基础套路:第0式,进退步拦擦衣;第1式,单鞭;第2式,穿地龙;第式,上步骑鲸;第4式,退步跨虎;第5式,转身双摆莲脚;第6式,当门炮;第7式,左转身捣碓。
第1、14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拳架的进阶与演练
B,太极拳基本功:推手中的捋、挤法训练
C,基础套路:(复习)
第1式,金刚捣碓;第2式,拦擦衣;第式,六封四闭;第4式,单鞭;第5式,左转身捣碓;第6式,白鹤亮翅;第7式,搂膝拗步;第8式,初收;第9式,斜行拗步;第10式,再收;第11式,前蹚拗步;第12式,掩手肱捶;第1式,右转身金刚捣碓。
第15、16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舍己随人引尽落空
B,太极拳基本功:推手中的采、挒法训练
C,基础套路:(复习)
第14式,十字手;第15式,庇身捶;第16式,背折靠;第17式,下掩手捶;第18式,双推掌;第19式,三换掌;第20式,倒卷肱;第21式,白鹤亮翅。
第17、18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丢劲与顶劲
B,太极拳基本功:推手中的肘、靠法训练
C,基础套路:(复习)
第22式,搂膝拗步;第2式,闪通背;第24式,进步掩手捶;第25式,退进步拦擦衣;第26式,云手;第27式,高探马;第28式,十字摆莲脚;第29式,指裆捶。
第19、20课
A,太极拳基础理论:养生与练功
B,太极拳基本功:推手中的八法综合应用与散推训练
C,基础套路:(复习与整体演练)
第0式,进退步拦擦衣;第1式,单鞭;第2式,穿地龙;第式,上步骑鲸;第4式,退步跨虎;第5式,转身双摆莲脚;第6式,当门炮;第7式,左转身捣碓。
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
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
小结
A、对完成首期培训任务,到课率达80%以上的学员,颁发基础班结业证书。
B、选出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C、对基础好,有传播洪派陈式太极拳意愿的优秀学员,颁发传人证书(初级)。
D、优秀学员可继续学习“中级班课程”。
其它
A、老师如有会议或其它活动,课程顺延。
B、广场公益辅导,随缘随心,不强求。老师忙时,学员自行练习。
C、太极拳学友交流群,文明交流,友谊第一。
太极门下结善缘
武学崇尚真传与艺术
往期经典阅读推荐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第一课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第二课第三课·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系列第四课·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系列第五课·东海县“洪派陈式太极拳”首期·非遗传承人公益特训班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