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暖和,街边摊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东北人非常酷爱这种街边文化,三五好友走哪吃哪,站在摊位前边聊着天,边等着美食的制作完成。“活珠子”就是东北人非常喜欢的街边小吃的一种。它是鸡蛋还没有完全孵化成小鸡,但已经有了头脚的样子。先煮好,再在平锅上煎的滋滋冒油,根据口味粘上调料,咬一口细细品,满嘴留香。“活珠子”也是童年的一种记忆。很多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的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家里养着母鸡,每年都要孵化些小鸡,孵化十天左右的时候,家里的长辈就先拿出几个,做熟了给大家尝尝。小时候因为听说这里面已经有了小鸡的雏形,心里总是不安,就借口说不喜欢,从来没有吃过。等到孵化到后期,有些鸡蛋里的小鸡已经长成型,有的还长出了许多的绒毛,但是各种原因却没有存活下来,大人们都形象地叫他们“毛鸡蛋”。可能是过于形象了,后来有人提到“活珠子”,我却一直认为他们说的就是这种没孵化出来的“毛鸡蛋”。长大后,吃到“活珠子”,觉得非常美味。所以,每次路过煎烤的摊儿总要停下来,买上两个,用竹签穿起来,慢慢的走,慢慢的尝。“活珠子”的吃法。除了街边摊上的煎烤,“活珠子”也被摆到了普通家庭的餐桌,把买来的“活珠子”先煮5分钟,再闷上5分钟,敲碎蛋壳,放入各种调料,煮沸后在小火煮10分钟,就可以吃了,这种吃法有点像煮茶叶蛋。中国的食物就是这样,同样的原材料,通过不同的方法,就能做出来不同味道的美食。“活珠子”和“毛鸡蛋”还是有差别的。“毛鸡蛋”一般分两种,在孵化时有意中止孵化,成为活胎,这个就是“活珠子”,是民间有名的补品,营养成分高于普通鸡蛋。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鸡胚蛋有治头痛、偏头痛、头疯病及四肢疯瘴之功能”。而“毛鸡蛋”是因为温湿度或者细菌感染等原因形成的死胎,吃这种“毛鸡蛋”无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活珠子”的溯源。有些人认为“活珠子”是东北特色,北方小吃。但有资料显示,最早这种食物是清朝南京的一种美食。而它如今仍然还会存在于街边巷尾甚至走上餐桌,可见它受喜爱的程度。“活珠子”,是一种被网评为最恶心的食物之一;一种听着名字就让人退避三舍的街头美食;也是一种富含丰富营养,让爱吃它的人欲罢不能的特色小吃。文/生活光点,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是生活光点,原创作者,写生活感悟,如果你有故事,欢迎私信留言,感谢点赞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longa.com/cslyf/1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