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 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信部队。比如在第二次战役中,“万岁*”一战成名,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通信部队在危急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了无线电联络的及时顺畅。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三十八*在歼灭德川地区的敌人以后,迅速向敌人实施战役迂回。第三十八*一一三师沿着三所里一一条小路轻装疾进,日夜兼程,一百四十里的行程,只用了十四小时就完成了。
一一三师在三所里穿插的途中,为防止敌人发现是中国*队,让电台停止了工作。志司首长都心急如焚,与一一三师很长时间联络不上,弄不清一一三师到底去哪里去了,彭总司令员和通信处工作人员都焦急地等在报话机旁。
一一三师于二十八日晨到达三所里地区,立即架起报话机,机动灵活地先向志司报告情况,发出三条暗语:“我师已到达三所里”,“敌人正向南逃窜中”,“请示我师当前任务”。
彭总司令员看到这三条暗语后,断定切断敌人退路是这次战役获胜的关键,于是当机立断,采取了越级指挥的应变措施,立即命令志司用无线电信号向一一三师下达命令:“要你部坚决断敌退路。”
整个联络过程不到五分钟,既报告了一一三师到达位置,又报告了敌情,请示并明确了任务,通信时效创造出奇迹般的成绩。
收到一一三师的报告后,彭总司令员兴奋地自言自语地说:“这一下将敌人堵住了。”
随后,志司又与第三十八**部沟通联络,向*通报了第一一三师的情况,并要三十八*主力迅速向一一三师靠拢。通信联络也只用了几分钟时间,有效地保障了彭总司令员的指挥,及时地切断了美第九*由*隅里经三所里及龙元里向顺川逃跑的通路。
敌*在遭 沉重打击后,被迫放弃了在平壤、元山一线阻我南进的企图,并于十二月三日开始向“ ”总退却。 于六日收复平壤,二十三日收复逼近“ ”,24日收复兴南地区和沿海各港口。至此,敌人已被 全部赶到“ ”以南,二次战役遂告结束。第三十八*被彭总司令员称为“万岁*”,在全*进行表扬。
此次战役有线电通信、正面各*联络比较顺畅。志司与正面第三十九*、四十*均保持了断续电话联络,各*、师、团之间也建立了有线电通信。第三十**、师两级之间在战役期间共架设线路公里,形成了四条干线,使该*在三次转移中均与志司及各师保持了顺畅的联络。
彭总司令员对这次战役中的通信联络工作非常满意。
战后的一天,彭总司令员在作战室的地图旁对通信处副处长崔伦说:“打仗没有顺畅的通信联络保障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希望通信部门的同志们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通信工作水平。”
总之,在第二战向中,第三十八*、第四十*无线电联络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尤其是第三十八*在执行战役迂回任务的关键时刻,保持了无线电畅通,对争取时间歼灭敌人起了重要作用。
后来, 参谋长解方在传达彭总司令员对这次战役的经验总结时说:“这次战役的胜利,从指挥意义上讲,无线电信号通信起了重要作用。”经此一战,彭总司令员还提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今后要强调指挥人员亲自使用报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