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穿山龙 > 穿山龙功效 > 正文 > 正文

蛟龙行地太极少林地趟长拳中都有的雀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20 12:30:22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雀地龙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地趟长拳中都有的动作,也叫作铺地锦,也有写作切地龙、穿地龙、铺地鸡的,陈氏太极拳套路中又名跌岔,杨氏太极拳对应动作名为单鞭下势。此动作类似形意拳燕子抄水,大凡长拳都有这个动作,也有叫做仆步穿掌的。

雀地龙写法,可见于戚继光《拳经》所引用的《太祖长拳》。

胶东太祖长拳与洪洞通背、陈氏原传长拳有着遥远的血缘关系,在演变为地趟拳之前,古存内容大同小异。铁萼堂认为,“雀”是音译写法,在太祖地趟门中,口传拳谱对应撮,“雀”与“撮”音同,念做“que”,胶东方言是“chue”,一般人念不上来,之间的细微区别,就好像“七”与“期”的发音区别。意思就是贴着地皮掠起,好比用笤帚将地上的细碎杂物掠到铁簸箕里。

当然“雀”字不光在山东是这样写,山西、河南、河北、陕西也都写作雀地龙。按胶东方言经验,此字在古字典中必然有对应的文字。

雀是一种运动模式,指代一种攻击状态,对应着古长拳的地龙经拳势,地龙有一大一小两种解释,小的取义于蚯蚓,以及古书中的一种蜥蜴,现实中也有这种动物,但是古人取义往往是加入了许多的主观推想,更偏向是一种意识的物化,所以脱离开说便可。

雀地龙的动作其实北派武术流派中几乎都有,包括形意拳、劈挂拳、查拳、八卦拳等,其中燕子抄水一势与此大同小异,也说明了这一拳势非常重要。地趟长拳谱中燕子抄水也有写作燕子啅水,但无论是“抄”还是“啅”,口音上都是“雀”。

雀地龙最早是牌兵阵使用的一种行进方式,是一种身子极低的偏向坐姿的防御姿态,将身体隐蔽在盾牌之后向前推进。这种行进模式叫作丘引,蚯蚓也恰巧是这样的行进方式,名字也是有此而来。

丘引是一种伸缩挪移的运动形态,即原本重心在后,先仆腿下潜,而后身躯移动向前,积势如山丘,复引后腿跟上,如此重复行进,是为雀地龙。

在古代,蚯蚓是一种受文人尊崇的动物。古代文人认为,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用心专一,技能神奇,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能升能隐,能大能小,有龙的特征,因此拳法下三路打法中地躺隐秘者,传有《地龙经》。

后来进入拳法之中,就不像战场那么谨慎了,变成了铲腿掠地大开大合的姿态。于是地龙也有另一种取义,即是地下的蛟龙。胶东临海,河道丰富,蛟龙传说非常多,也流传着多个蛟龙厮杀的故事,很多地方的河流都被传说为“蛟道”。

有一种特别的泥石流现象,是在丘陵地带或平原地貌的一种泥土“流动”,看上去就像土地上突然被地下某种无形巨力剪切开来,出现了一条“土河”,涌动推进,缓慢而势不可当;其所过之处,万物吞陷,令人惊怖。因为像是有长龙在地下行进,被古人视为是大蛇化龙之危势,名行地龙或走地蛟。

胶东地趟长拳的拳势会意,更偏向蛟龙这一种说法,因此拳法中有许多的青龙摆尾、黄龙搅水、乌龙取水的拳势。地趟拳种的雀地龙就比太极拳、形意拳要复杂一些了,因为专攻地面打法,因此围绕这一拳势演变出了更多的内容。

太极拳中的雀地龙,与鬼蹴脚等都是承自古老的长拳,是仆步潜下身子,走弧线撑起来,从下三路进攻,动作如果用对了,不需要什么功力,靠着骨架结构就能把对方腾空跌出。

地趟长拳则是连着鬼蹴脚用的,鬼蹴脚等于是雀地龙加上了连环扫堂腿,陈氏长拳中的炮锤也带有如此特点,这一趟拳打下来,与杨氏太极的风采就有了区别,后边还有夜叉探海、翻花舞袖、尉迟跳涧、单鞭救主,身体翻转腾跃,刚猛爆裂。其中翻花舞袖腾空劈下,势大力猛,与心意拳鹰捉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解,从文化传承上,每家的形态,都能讲出各自的内容,都是好拳。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uanshanlonga.com/cslgx/15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穿山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