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至北,诸多菜式,姜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调料。
姜起源于春秋时期,有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中国菜肴的核心调料,有“菜中之祖”的名号。
市面上的普通菜姜颜色鲜润,个头老大,全无泥土痕迹,买来甚至可以存放很久。
然而,经常下厨煲汤做菜的人一定深有体会,这种随处可见的菜姜姜味寡淡,本指望着用它们去腥驱寒,但吃过后却大失所望。
壹
好姜源于好产地
云南省文山市,东经°24’,北纬23°36’
文山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低纬度高原,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小黄姜生长。
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年均积温.3°C,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向阳斜坡种植,使得小黄姜相比其他地区姜味更足,香辣味也更足。
,时长00:23
贰
姜中佳品纯真“药姜”
姜是典型药食同源的食材,医学研究表明,生姜药用价值以小种姜为好。
小种姜又叫“小黄姜”、“穿地龙”,自古以来,有着“药姜”、“月子姜”的美称。
叁
辛辣香浓辣而不燥
从土地里挖出的小黄姜还带着湿润的泥土,芽头泛着新鲜生姜才有的紫红色。
削皮之后,鹅黄的断面尽现眼前,浓浓的姜香在空气中都弥漫着,让人忍不住想多闻几下。
闻香而知味。入口则似一把火点燃了香料房,在舌尖激荡。
肆
姜,也分品质
与普通生姜相比,云南小黄姜个头较小、水分较少。但肉质紧实细嫩、纤维较细,姜味浓郁、含油量高、味道更加纯正。
云南小黄姜
VS
普通生姜
个个臻选无分拣
露天种植大棚种植
辛辣味足姜味寡淡
成熟期采摘七分熟采摘
新鲜发货或用硫磺熏制
伍
传统种植,保留古朴的味道
姜农坚持传统种植小黄姜,每天扛着担子,数次往返在泥泞陡峭的山路上培土,施自家农肥,长草了也舍不得用除草剂,都是自己人工拔除,这才让小黄姜保留了古朴的味道。
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限制,清理好的小黄姜,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运输方式:人力背下山。
姜农兴奋地拿出了一块小黄姜,用刀切皮给我们看:“我们的小黄姜很好的,姜香味很足,自己做菜都用它,别的姜还吃不惯呢。”
陆
“秋冬有生姜,不用怕风霜”
小黄姜的姜辣素含量非常高,姜精油高达0.35%,而普通的姜精油只有0.2%;维生素、姜油酚等营养含量也比一般生姜要多,所以也被称为姜中的“营养之王”。